广东省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

GUANGDONG PROVINCE CROSS-BORDER E-COMMERCE PUBLIC SERVICE PLATFORM
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跨境新闻
来源:null 发布时间:2024-09-23
A A+

2023跨境综试区评估考核重磅出炉!

   8月29—30日,2024年跨境电商综试区现场会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。会议发布了2023年跨境电商综试区考核评估结果,回顾了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发展和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成效,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,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。

   会议强调,要切实发挥跨境电商综试区创新高地作用,支持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,在关务、税务、外汇、人才、数据等方面积极探索,先行先试;要更大力度畅通跨境电商领域融资,统筹用好现有资金渠道;要不断提升跨境电商合规经营水平,强化行业自律,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;要建立健全适应跨境电商发展的生态圈,做大合作蛋糕;要持续深化国际合作,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,探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创新成果。

   2023年商务部跨境综试区评估“成效明显”(第一档)城市包括,深圳、广州、杭州、上海、宁波、青岛、郑州、厦门、苏州、重庆;其中深圳、广州、杭州、上海、宁波、青岛、苏州连续2年保持“成效明显”第一档行列内。

   1、中国(深圳)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

   深圳跨境电商市场主体活跃,目前深圳集聚了全国最多的跨境电商主体,深圳跨境电商卖家超过8万家,约占全国卖家50%。2023年深圳跨境电商GMV突破8000亿元,庞大的产业规模体量孵化了易仓、店小秘、领星等优质服务商。目前,深圳共有12家跨境电商上市企业,23家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,8家省级跨境电商企业。在2024年最新公布的中国跨境电商品牌影响力百强榜中,深圳占比超四成。深圳2023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3265亿元,增速74%。

   2023年建成了首个全国全模式阳光化公共服务平台,全年实现真实申报和阳光结汇的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400亿元。深圳已累计建成品牌独立站110个,品牌建设取得积极进展。深圳机场新开及加密18条国际货运航线,国际及地区全货机航点已增加至38个,其中跨境电商空运专线11条。深圳港累计开通28条跨境电商海上快线,深圳“湾区号”中欧、中老班列累计开通出口线路19条。

   2、中国(广州)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

   广州于2016年第二批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9年来全市奋力打造“跨境电商之城”,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增长136倍。进口规模连续9年位居全国第一。广州2023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2000亿元,增速45%。

   2023年,广州综试区5个实践案例入选全国30大外贸新业态优秀案例,占了全国六分之一。广州综试区已培育了24个跨境电商产业园,其中智汇Park入选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。上万家跨境电商卖家集聚发展,包括SHEIN(希音)、唯品会、洋葱、哆啦等一大批国际知名、全国领先的电商平台和独立站。

   3、中国(杭州)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

   2023年商务部发布的首批30个外贸新业态优秀实践案例中杭州有7个入选,占比23.33%,数量全国第一。杭州2023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1400亿元,增速16%。其中浙江全省跨境电商交易额5129.3亿元。

   跨境电商贸易联通欧美和“一带一路”新兴市场等200余个国家和地区。汇聚Pingpong、连连、万里汇、珊瑚支付等第三方跨境收付汇平台。常态化运营国际全货运航线22条。跨境电商服务商2881家,全市布局海外服务点133个。人才、海外人才、互联网人才净流入率杭州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,年培训各类跨境电商人才近10万人次,带动全国上下游就业650万人。

   4、中国(上海)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

   2023年上海跨境电商进出口超2600亿元,增长超42%。上海跨境电商进口来源地达到174个,出口国家和地区达到226个。上海跨境电商出口监管场所已累积建成了近20个。2023年,上海的跨境电商95%以上都是以出口为主。

   上海港已与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0多个港口有着贸易往来。现有集装箱国际班轮航线300余条,每月超过3200班次,航线遍及全球各主要航区,链接全球的能力也为跨境电商扬帆出海提供坚实保障。上海港货物年吞吐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,浦东国际机场是全球前三、境内第一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。2023年,上海空港口岸跨境电商出口申报达到4.4亿票,同比增长近2倍。

   5、中国(宁波)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

   宁波2023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2302亿元,增速15%。在宁波,每5家外贸企业就有4家从事跨境电商,无论龙头企业、传统工贸企业、初创企业还是科技型企业,“千军万马”拓展跨境电商业务,每年带动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300家以上。

   宁波市建成了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区16家,培育省级跨境电商出口知名品牌53个,数量均位居浙江省前列。宁波共有73家企业在全球24个国家建设经营海外仓217个,面积374.7万平方米,出口海外仓业务量位居全国前列。

   6、中国(青岛)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

   青岛首先出台了《青岛特色产业带跨境电商培育行动实施方案》,开展“E通四海,品达八方”赋能产业带行动,为优势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。联合亚马逊、易贝、阿里国际站等主流平台,为“贸易+生产”型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一对一量身服务,全市外贸企业在亚马逊、易贝、阿里速卖通、国际站等主流平台开设店铺超2.7万个。2023年青岛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超850亿元,增速35.57%。

   完善基础设施,构建全流程服务网络。综试区拥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5处、B类保税场所1处,可开展跨境电商出口作业场所12处,跨境电商保税仓库30多万平方米。全市近40家企业已在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布局82个海外仓,仓储面积约50万平方米,培育了18个“山东省重点培育的公共海外仓”,基本形成覆盖全球、协同发展的新型外贸物流体系。

   7、中国(郑州)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

   2023年,郑州市跨境电商交易额1261亿元,同比增长6.9%,交易规模在全国综试区排名靠前,跨境电商现场进口商品从最初的100余种增长到8万多种。郑州市现有跨境电商产业园区32个,其中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区16个,郑州市开展跨境电商业务企业11000家,其中进出口额2000万元以上企业503家。郑州加强企业海外仓布局推动力度,推动“单一窗口”针对性开发上线海外仓综合服务平台,协调超50家海外仓企业线上对接,实现海外仓资源数据共享和供需信息匹配,2023年,海外仓总面积同比增长87.5%,服务客户数量6900家。目前郑州市海外仓总数168个,分布在美国、德国、英国等地。

   截至2023年底,在郑运营全货运航空公司29家,开通全货机航线49条,郑州航空港跨境电商共完成申报进出口单量12327万单、货值166.21亿元,分别增长0.76%、14.43%。

   “跨境电商+中欧班列”服务拓展,运输跨境电商包裹2125.99吨。2023年“无水港”建设取得新突破,业务量突破4万标箱、增长151%。2023年“单一窗口”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共完成1.27亿单、货值176亿元。创办的郑州市电子商务大讲堂,自2015年首期举办,截至2023年底已成功举办50期,累计邀请超240位行业知名专家、教授、企业家分享,线下培训超2.2万余人次,线上观看超2900万人次。

   8、中国(厦门)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

   根据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,2023年厦门跨境电商销售额达到了将近150亿美元,厦门连续三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同比增长超过50%,其中2023年同比增长65%。海关监管平台显示去年跨境电商实现进出口236.7亿人民币。

   目前厦门市的跨境电商卖家超过6千家,主要是以鞋帽、箱包、服装等传统产业为主,卫浴、器械、户外用品、家居等品类近期呈现快速发展的一种态势。2023年,在开启“跨境电商”新赛道后两年,建霖家居在亚马逊的销售额比2022年增长超5倍,企业通过跨境电商获得的订单占比已经提升至8%,当年实现营收达到43.43亿元。

   9、中国(苏州)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

   2023年苏州市经海关管理平台申报的跨境电商进出口额124.7亿元,同比增长63.4%。通过不断完善品牌认知、建设、传播和支撑体系,以跨境电商品牌出海带动外贸转型升级和产业链价值链重塑,苏州制造产品的海外品牌声誉及关注度逐年递增。截止2023年,已培育年出口规模2000万元以上的跨境电商品牌企业近400家,跨境电商品牌超5400个。

   2024年是苏州市委市政府明确的“跨境电商跃升年”全市正积极落实跨境电商“八个一”工程建设,从资金扶持政策、专班工作机制、产业基金引导、公司化运作、重点园区建设、创新发展中心、专业智库研究、重点活动开展等八个方面全面发力。下一步苏州将继续依托制造业和产业带优势,打造跨境电商发展核心竞争力扎实推动传统外贸转型升级和“苏州制造”品牌出海,行稳致远,久久为功。走出一条跨境电商发展的“苏州之路”。

   10、中国(重庆)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

   2023年重庆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204.61亿元,同比增长12.89%。2023年重庆已认定5个市级跨境电商示范区,拥有跨境电商企业超过2500家,初步形成跨境电商产业集聚效应。重庆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为500亿元左右。

   重庆市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《重庆市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》(以下简称《措施》),力争到2027年,全市打造3个以上进出口总额超过5亿元的跨境电商产业带,跨境电商主体达到2700家。到2027年,争取全市跨境电商年交易规模在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00家、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20家、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5家,跨境电商经营主体达到2700家。